遴选申报!2023年合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项目申报条件及申报奖励补贴时间

2022/9/2

2023年合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项目申报遴选细则整理汇编,那么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合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项目申报基本条件、申报要素条件、申报时间等具体细则以及合肥市工业互联网项目相关奖励补贴政策等内容,如果合肥市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滨湖区、长丰县、肥西县、肥东县、庐江县、巢湖市企业想要申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项目的话,可以随时联系卧涛科技小编咨询合作。

10年专业代理免费咨询:0551-65306190,15855199550(微信同号)
(卧涛科技:项目申报、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化融合、企业信用修复、ISO体系认证等)

一、合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项目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在我市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中,“平台应用示范”项目申报主体应为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新模式应用示范”申报主体为工业企业;

2.企业202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

3.企业失信行为在有效期内,以及国家产业发展目录限制和淘汰类的项目不在本次申报范围;

4.项目原则上须在合肥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组织实施。

(二)遴选条件

项目须满足《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项目要素条件》(附件2),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备行业推广价值,且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纠纷。

(三)申报材料

1)诚实信用承诺书

2)申报书(附件134)。

3)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年度审计报告及申报书中涉及到的证明材料。

(四)重复申报要求

企业只可申报一个项目。

二、合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项目申报时间相关要求

各县(市)区经信部门要高度重视,组织好项目申报,做好初审审核工作,确保申报材料完整、规范,数据真实有效,并于919日前将推荐上报文件和申报材料(一份,含电子版)报送我局工业互联网处。

三、合肥市工业互联网相关项目奖励补贴政策

1.支持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面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软硬件投资 500万元以上且服务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的,按平台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

2.支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和应用。对获批行业或区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建设运营单位,按其设备及软件投入 2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依托合肥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开展创新应用,年度标识解析量不少于100万条的应用企业,给予不超过10万元一次性奖补。

3.支持工业互联网核心软硬件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对符合条件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按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的研发费用15%,给予10-100万元补贴。

4.支持企业"三化"改造和上云。支持数字化普及、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提升等改造升级,对投资 50万元以上的竣工(上线)项目,按投资额的 20%给予最高 200万元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发区制定支持企业上云政策,引导中小微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向云平台迁移。

5.支持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给予示范项目10万元一次性奖补;遴选"十佳工业赋能"场景项目,按智能软硬件投资额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

6.支持5G+融合应用。每年遴选 20个市级 5G与制造业融合应用示范项目,以及205G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社区以及车联网等领域融合应用示范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7.开展"智改数转"诊断。建立合肥市"智改数转"服务商资源池,组织供需对接活动,引导服务商为企业提供诊断和技术服务。通过政府采购,委托诊断咨询服务商为企业进行"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同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诊断服务进行全过程监理和服务效果评估。

8.鼓励服务商赋能企业。对年度服务辖区企业 20家以上目该部分服务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按照该部分服务收入不超过10%的比例,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学。

9.支持利用资本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建立市级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库,引导现有产业基金优先支持工业互联网企业和重点项目。市政府引导母基金择优参股支持知名基金管理机构、产业链龙头企业及重点研发机构等,围绕重点产业链设立专项基金,集聚投资产业链要素资源和企业项目,推动产业链壮大发展。加强银企间双向推介、深度对接,摸排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向银行推荐;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探索知识产权、数据资产质押等融资方式,创新金融产品。

10.支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专项评估等工作。鼓励企业开展网络安全试点示范,对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分别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附件:合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项目要素条件

 

申报项目具体支持以下2大类、共12个方向

一、平台应用示范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生产解决方案

重点方向——重点面向化工、钢铁、矿山、建材、民爆等行业,着力解决企业在人员、设备、生产、仓储、物流、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

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满足以下安全生产场景:

1.安全事件分析预警。应用于安全风险分析预判、安全事件评估、跟踪、分析和决策、安全隐患排查预警、快速应急响应等。

2.危险区域监测。应用于明火、烟雾、可燃有毒气体监测、远程操作、无人巡检、无人值守等。

3.生产设备故障识别。应用于设备上云、设备仿真、设备信息状态数据采集分析、设备故障隐患排查、故障预警、预测性维护、人机协同等。

4.人员追踪管理。应用于人员在重点区域位置识别、跟踪和报警,违规行为辨识、电子围栏、应急模拟和仿真等。

应用成效——能够形成风险预警、智能巡检、故障自愈、网络化安全管理等解决方案,增强工业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重点方向——面向高耗能、高排放领域,着力解决传统制造业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低、排放监管实施困难问题。

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应满足以下个或多个绿色低碳典型场景:

1.绿色集约生产。应用于生产工艺绿色化改进、设备上云、设备共享、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减少生产环节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等。

2.能源动态配置。应用于能源动态监控、能源平衡优化、用电异常预警、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交易等。

3.能耗和排放管控。应用于能耗用量分析、远程状态监测、污染物实时监测、超标排放预警、实时碳排放分析、碳资产核查复查、碳管控、碳交易等。

应用成效——能够打通生产和运营环节的能源数据链条,形成能源智能监测、动态调配、节能减排、低碳化管理解决方案,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面向问题——着力解决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数据不贯通、质量管控不全面、质量缺陷回溯和验证难等问题。

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应满足以下个或多个质量管理典型场景:

1.研发设计优化。应用于产品设计流程控制和优化,样机测试分析、产品设计缺陷识别、产品样机质量验证等。

2.生产质量控制。应用于生产环节质量控制、质量问题分析决策、运维管理、问题回溯、问题追责等。

3.质量检测检验。应用于原材料发货检验、质量检验统计综合分析、不良品原因分析和处理、质检效率提升等。

应用成效——在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和运维等环节,能够形成全生命周期质量问题动态识别、智能分析、科学决策的闭环解决方案,系统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四)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

面向问题——着力解决供应链透明度不高、数据链条不贯通、物流效率低、物料供需不平衡、库存风险不可控等问题。

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应满足以下个或多个供应链协同典型场景:

1.采购管理。应用于采购需求分析和预测、采购合同及流程管理、供应商管理、投标管理、履约管理、制定供应计划、供应商考核等。

2.原材料、产品溯源。应用于溯源计划制定和实施决策、全流程物料跟踪、防伪溯源、渠道管理、问题责任追溯等。

3.仓储物流调度跟踪。应用于仓储运作管理、人机车设备联动、运输管理、物流规划、站场调度、动态配载、交付跟踪等。

4.库存管理。应用于入库管理、库位分配、盘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计划制定、库存订货和销售管理、库存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等。

应用成效——能够汇聚上下游的采购数据、生产数据和销售数据,打通数据链条,形成协同采购、实时跟踪、动态调度、快速交付、智能预警等线上线下联动的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

二、新模式应用示范

聚焦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围绕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六大应用模式,优选一批技术先进、成效显著、能复制推广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主要方向如下:

(一)平台化设计

聚焦工业设计资源分散、工具软件落后和研发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产学研用等各领域研发设计资源,加快工业知识经验沉淀、仿真设计工具创新,实现并行、敏捷、交互和模块化设计,推动供应商参与设计、用户反馈设计,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协同研发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二)数字化管理

聚焦工业企业数据开发利用程度低、管理决策效率低等问题,能够基于工业互联网应用打通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和供应链数据,通过全链条数据贯通与智能分析,实现组织架构优化、动态精准服务、辅助管理决策等管理模式创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三)智能化制造

聚焦传统工艺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和管控能力弱等问题,通过对制造过程数字化改造,推动设备、系统等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对生产制造过程的动态感知、实时分析与科学决策,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与生产安全水平,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生产。

(四)网络化协同

聚焦产业链结构复杂、信息不对称、协作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工业互联网汇聚设计、制造、运维、供应链等各环节主体,推动关键数据共享和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研发协同、制造协同、供应协同,打造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云化服务与协同服务,以数据价值网络推动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升级。

(五)个性化定制

聚焦产品附加值较低、多样化市场需求无法有效满足等问题,通过工业互联网增强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参与度,精准挖掘分析用户需求,并基于数据整合分析、模型库共享与供应商协同,实现模块化与个性化设计、柔性化生产、智能仓储和准时交付,实现高效率、零库存的生产模式。

(六)服务化延伸

聚焦传统制造竞争力下降、设备运维成本高、售后服务要求高等问题,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对产品的远程互联和数据分析,实现产品追溯、远程运维、分享制造、供应链金融、回收利用等服务模式创新,推动传统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从出售产品到产品+服务转变,拓展数字服务领域,重塑企业竞争力。